企業動態
從貧困村到小康村的蝶變——海峽科化公司全力打贏脫貧攻堅工作綜述(一)
“湖水橋亭燈光映,夷村舊貌換新顏;留得青山綠水在,金山銀山就不難。”寧德市古田縣平湖鎮山頭頂村山清水秀、瓜果飄香,村民們喜笑開顏,全村以嶄新面貌走上了小康之路。
平湖鎮山頭頂村是省級重點貧困村。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據省委的部署安排,省機電控股公司權屬海峽科化公司掛點幫扶省級貧困村——寧德市古田縣平湖鎮山頭頂村。海峽科化公司黨委將掛點幫扶工作當成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選派優秀干部駐村掛點扶貧。
三年前,平湖鎮山頭頂村地處偏遠,地質災害多發,長期處在貧困線上。該村有160戶594人,其中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等有21戶46人,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超過8000元,年村級財政收入不超過10000元。
如何讓村民擺脫貧困過上小康生活,是海峽科化公司黨委和山頭頂村兩委班子一直奮斗的事。海峽科化公司黨委和山頭頂村兩委班子始終站在講政治的高度,把脫貧的責任扛在肩上,把攻堅的任務抓在手上,著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動上下實勁,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取得了較好成績。2019年6月,該村順利通過省農業農村廳現場考核驗收,實現脫貧摘帽。
黨建引領,增強凝聚力
村黨支部是黨在農村的最基層的組織,是農村黨員活動的主要陣地,更是帶領和引導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核心力量,在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山頭頂村在整體搬遷過程中,沒有設置村部及黨支部活動場所,給相關工作帶來很多的不便;經多次向鎮政府申請要求建設村部及黨支部活動中心,鎮政府商議后決定與鼎福新村合作建造黨群服務活動中心,投入資金43萬多元建設成村部及黨支部活動中心和2000元新建黨務村務公開欄。
活動場所解決后,該村黨支部組織山頭頂村黨員陸續開展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廉政學習,十九大精神學習,上黨課,研究黨員發展等相關事宜,學習中央和省、市、縣相關會議精神等,使黨員過上正常的組織生活,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2019年6月,中共古田縣委授予平湖鎮山頭頂村支部委員會“先進基層黨組織”的榮譽稱號。
產業支撐,拓寬增收路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核心和關鍵。自從打響脫貧攻堅戰沖鋒號以來,該村聚焦村情實際,多點發力、多方突破,大力實施異地搬遷造富工程,打造多元化產業扶貧策略,聯合唐宦村、后巖村等六個貧困村爭取到扶貧資金225萬元,其中山頭頂村95萬元,并帶動合作社融資600多萬元共同打造食用菌生產基地,使山頭頂村年村財收入達7.825萬元,實現了村民、村財政雙增收;利用自然優勢成立百香果果蔬專業合作社和茶樹種植專業合作社,2018年投入資金23.479萬元完成百香果果蔬專業合作社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確保果蔬正常生長成果,減少壞果率達10%,每戶可增收5000元;利用山頭頂村的丘陵優勢成立茶葉種植合作社,種植茶葉200畝左右,2020年進行茶園提升獲得茶業局補助資金16萬元。
為解決山頭頂村滿山遍野的拋荒地,該村還大力推進“一村一品”獼猴桃種植業,組織村民到寧德地區的獼猴桃種植基地參觀學習,多次邀請獼猴桃種植的技術人員到山頭頂村實地查看和技術指導,讓村民掌握獼猴桃種植技術。村民們第一階段就開荒種植了230畝,解決了山頭頂村嚴重拋荒地的難題。
山頭頂村產業扶貧開展以來,該村的經濟有了落腳點,展現“新奔頭”,促進了全村經濟的發展。三年來,實現村財收入151000元,與原來形成幾何倍上升,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500元,實現收入翻番。
基礎提升,打造“新家園”
脫貧攻堅,基礎先行。三年來,該村從路、廁、水、塘、林等多方入手,在整治村容村貌、提升人居環境上也下了一番功夫。
該村整合資金26萬多元為大坪里710米道路進行硬化、投入資金34.8萬元增設全程道路防護欄、投入資金17.5883萬元改造盤山公路錯車道13處,確保行車安全。另外,投入資金4.83萬元為兩個自然村新增16盞6米高的路燈、8.83萬元為兩自然村修建公廁兩座、12.3966萬元建設山頭頂村的飲用水蓄水工程,極大地改善和方便了村民的生活。
同時,山頭頂村的涼亭年久失修致其破爛,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在聽取各方人員的意見后,投入資金5.436萬元修復涼亭,一座長24米、頂蓋4.8米的嶄新安全、漂亮大方的涼亭展現在人們的眼前。同時,投入36.7153萬元的資金進行村內池塘800M2改造和周圍環境整理整治,改造后的山頭頂村池塘與涼亭、古樹相映成趣,美不勝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平湖鎮山頭頂村將充分利用鄉村地域優勢,積極打造山頭頂村休閑氧吧、休閑農業等項目,不斷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向實現鄉村振興目標發展。(文/黃春生 蔡美花 圖/黃春生)